close

鋼琴
說實在可以算是一個陪伴我有二十個年頭的老朋友吧
但與其說是朋友,倒不如說是與我互補的影子
鋼琴真是一項奇妙的樂器
很簡單,因為任何人都能讓它發出聲音來,不管是阿貓阿狗
但很難,因為只有相對少數人可以讓它發出悅耳的聲音
很簡單,因為上面就是黑色跟白色88個鍵(少數特殊琴有超過的)
但很難,因為組合變化萬千
是一個又簡單又很難的樂器
只是我又從何知道,這項樂器竟然已經和我大腦的思考邏輯結合?
手指的動作,其實是個別跟木箱子裡的數百條琴弦溝通
整個手臂,又是讓每條琴弦之間好好協調
腳底下的踏板,是讓大家愉悅的催化
而那琴弦震動出來的頻率
進一步的在我大腦中烙印下一個又一個的痕跡
使大腦和小腦之間有了無比的默契
數億個神經突觸傳遞著的化學反應及電流默默的使美麗的聲音流瀉
何謂不是一種無聲勝有聲?

Part 1 見面

當琴鍵被按下
通過複雜的打擊系統使琴錘將那變化萬千的觸鍵感覺送到琴弦上
我聽到的是這台琴在說話
它說的是它的生平,它的生命是如何的幸福,或如何的悲淒
那個音是在高歌,或是尖叫,還是在告訴我它跛了一條腿
我想就如同世人,美貌不是人人有之,
但總是有些人,雖無俊美的外貌,卻有著很讓人著迷的特質
鋼琴也是這樣的,
我就見過那樣一台琴
外貌實在一點都比不上,又舊又破也無光彩
聲音也非極好,那是台我見過最小最小最小的平台鋼琴了,
雖然已經不再見到它,但心裡深處卻想望著擁有它,
就因為跟它認識的經過實在讓人太愉悅,以致於所有缺點都不重要了...
識琴好比識人
有的人就是一見如故,有些則是看見都嫌礙眼
有的人氣味相投,有些則是話不投機
但不要以為鋼琴只是千依百順的照著彈奏者的意識
有些琴是很有個性的,甚至跟彈的人吵起架,而且還很兇呢!
也有非常倔強的琴,讓彈琴的人費盡力氣卻仍然無所得,
也有很多琴雖不是善解人意,但當個泛泛之交卻也無傷大雅,
所謂一種米養百種人
鋼琴也是千百種不同性格,而且奇怪的程度真的跟人類滿像的!!

Part 2 交流

當琴鍵被按下
這複雜的打擊系統
就像鋼琴的神經系統,表達它的思考邏輯,
就好像人
有的人很敏感,有的人很粗線條
這樣的複雜,是在細微之處的差異發揮的蝴蝶效應
每個看似都一樣的琴鍵,甚至同一個型號的鋼琴
卻個個都有著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深度
有的很膚淺,有的很粗俗
有的很深邃,有的很高雅
這除了先天賦予的,還有後天的遭遇培養的
人不也是這樣嗎?
雖然我見過鋼琴中的極品,
好像每一台琴都是經過基因工程改造,
全然無瑕疵...  真的太美了
但太美的,有時候卻也不幸
因為很多人都只看到其美,為了以它的美滿足自己的欲望
以致於最美的,知心也少,徒增許多困擾。

Part 3 現實與理想

現實與理想是相背的
因為現實就是現實,理想就是理想
就在現實被迫的情況,以及不願捨棄理想的掙扎
人生就從此妥協出一條新的路
因為現實
我曾經以為從此會劃下一個句點
以為鋼琴將從那首位的坐席上退下
是的,是真的退位了
但是因為理想
它雖從首位退居末位
可是卻因其剛毅的性格
在後方暗中的推動、支持著
竟連霸道的現實也有不得不讓步的時候!

Part 4 重生

看似已斷的根,卻在遠方悄悄的播下一顆種子
在意想不到之時重新萌芽
並且成長茁壯
就像影子不會永久的消失
沒錯
鋼琴已經用不同的樣貌重新出現了
雖然跟我印象中的它有些不一樣
有時候好像是完全不相同
但潛在的一個感覺遙遙的呼喊著
那頻率仍然勾起大腦中被烙印的那個痕跡
我知道,那還是它
只是我們都變了 :)

Part 5 隨風飄散

風起雲散
其實雲沒有散
只是變得更細小
要更細心去觀察、體會

尾聲

這樣的經歷
短短的字句
卻帶著許多含意
我主要使用的語言是中文
偶而還是會用上的方言是台語
經常使用的語言是英文
很喜歡但太難學不會的是法文
有興趣正在學的是廣東話
但是有一種語言,叫做音樂
音樂的溝通完全是精神層面的
比任何語言的溝通都更深入更直接
藝術就是這樣的精神表現
人會被吸引而掉進去一幅畫作、或一張照片
音樂就是這樣
可以超越時空的,超越外在物質界的接觸,
直達內心深處
而這樣的感動與愉悅
卻又超越了一般語言的描述
這樣的世界
真的只有手中擁有鎖匙的人才得以一窺其貌
才得以分享各自窺得的內容
這個世界很大,但是能相遇上的人卻不多
在這世界裡探索、隨意散步也是很有趣的
只要見到同在這個世界裡的同類
立刻就會揮手大喊著跑過去興奮的擁抱,如同幾百年不曾見過人一樣

如今體會到
當初以為放下了,卻撿拾起更多
而且,會越來越多...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thanPostArt 的頭像
NathanPostArt

Nathan PostArt 生活簡單的時候才能看出品質

NathanPost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