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一 陣 子 很喜歡煎牛排,也成功了滿多次,但心得就是:肉一定要捨得花錢買好肉,不然技術再怎麼好也不會好吃。好的牛肉在某種程度上很像生魚片吧... 就是因為牛排肉滿貴的,好的肉一片就在六塊錢左右,不過那樣的肉到餐廳裡一客可能也要二十塊才吃得到。因為這樣並不符合"在家煮食"的根本目標--節約成本,所以最近廚房裡又開始另一種實驗....
時 間 飛 快,在溫哥華這個奇異的國度也寄居了快要一年,在這個學校學習各種數位音樂的技術,也學習分析各種音樂的內涵。例如說:交響樂,弦樂各個樂器如何配置,跟管樂的聲音怎麼去搭配、堆疊、或是對比。Rock,Guitar、Bass、Drums等等演奏的內容
,樂曲的形式結構。Country,音樂形式的特徵,和絃進行的方式。Blues,怎麼從標準的十二小節的和絃形態變化。電影配樂跟一般音樂的不同,流行音樂跟古典音樂的根本差異在哪,廣告音樂以及影片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必要的訊息...等。
其 實 在這裡學到的各種跟音樂有關的東西,我覺得雖然沒有所謂音樂系那麼"專業",但我們的專業在於不同的地方,台灣的音樂系很容易把音樂給教死了,然後又想盡辦法要學生們把音樂做活...(對台灣音樂界的朋友們說聲抱歉阿~)但是外國人一開始對於音樂理論抱持的態度就不同了。 樂理只是對過去所有音樂發生的現象做一個分析跟歸納,並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東西,理論只是讓我們更了解過去的人們是怎麼做他們的音樂,但真正要能創作出好的音樂,絕對不是靠著紮實穩固、無懈可擊的理論知識或是滿分的成績所可以保證的。理論只是一個"結果",卻不是音樂的"原因"。當老師很快速的分析我所用的和絃,並且表示讚賞之餘,其實我音樂理論根本沒那麼好,自己也不清楚究竟用了什麼和絃,只是靠耳朵找出喜歡的音而已。但這沒有什麼好誇的,對於和絃種類認識有限,也表示我的音樂也受到很大限制,就像畫家的調色盤裡顏色不夠,有些情境就畫不出來。
在 這 裡 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現象,這裡的人幾乎都有辦法創作出一些音樂,而且是各種類型的都有,有很厲害的電子合成音效,也有很棒的電吉他獨奏,很漂亮的Bass旋律,或是奔放的Drums,也遇到交響樂、電子樂都有結構相當複雜編曲的奇葩,還有動感活潑的Jazz音樂... 或許這個學校聚集的大多的音樂人才,不過我們不是專業的音樂學校,那些人很多都是在學習錄音室的技術,以後想要成為製作人或錄音工程師。 原來,音樂創作真的就像醬爆那樣,有著滿腔的熱血,燃燒出來的結晶...(Sorry...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也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各按一方,根據自己的喜好跟專長,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而且十分精彩的音樂作品。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背景,雖然有大多人有自己的Band,所以自己寫歌、編曲、演出,都只是自然要做的事情而已。在這樣的環境中,互相討論、激盪,無形中也增廣了對音樂更多的認識。
奇怪了,標題不是說食物嗎...怎麼講到這個阿??
因為這些內容跟我等一下要講的東西也有高度的相關性的...
台灣的美食包羅萬象,材料做法也是變化萬千,這十年來,溫哥華已經很容易購得許多華人生活所需的用具以及食材。這使得在溫哥華的生活就沒有那麼濃厚的外國色彩,至少還可以吃到許多熟悉的料理。唯一有一項我個人的偏好,在這邊不是那麼容易吃的到,那是什麼??
在台北的時候阿,有時候一兩點會跑去士林夜市,在那大東路上接近小北街(我已經不確定了,總之飛來發那條路進去左轉就是了...)有一個賣炒羊肉的攤子,那就是在其他攤販都收攤以後專門賣宵夜的。 就是炒羊肉這一味啦~ 外國人的超市沒有賣肉片的,所以要到華人的市場賣火鍋肉片的地方買。加上最近買到岡山的豆瓣醬(!!神奇的發現),於是就開始研究如何炒出美味可口的羊肉了...
那這個跟音樂又有什麼關係阿?會不會有人還沒看到這一行就看不下去了 XD (文不對題,零分!)
做音樂跟做菜其實很像阿,一首曲子裡用了哪些樂器?每個樂器演奏了哪些音符?
一道菜裡面用了什麼材料?哪些調味料可以調出這個特別的風味?
所以就開始研究我的炒羊肉食譜,一定要吃得美味又健康!
材料:新鮮羊肉片150g,大蒜切細丁,油適量,豆辦醬一匙,水半杯,蔬菜看個人喜歡(空心菜、苦瓜、豆苗都不錯)
步驟:
先熱油,然後把蒜爆香,蔬菜通常我習慣先放,然後加入豆瓣醬跟水,菜炒到差不多的時候把肉片加下去,爐子溫度中高即可。
根據今天晚上的品嚐分析與口味研究,蔬菜可以讓油脂豐富的羊肉更爽口,切點蔥花是不錯的處理。大蒜提供了一種特殊的香味,以及對身體健康有益的元素,豆瓣醬提供了鹹味以及香味,水則是讓口味清淡的必要手法。
這樣的食譜我總共做了三次,每次在調味料的量以及烹煮的時間做調整,終於做出口感與調味平衡的料理,但是今天吃著吃著總覺得跟岡山的炒羊肉比起來還少了點什麼...絕對不是味精!再怎麼樣我絕對不會用味精的!!
後來恍然大悟,是米酒... 酒香會讓肉片更增添一種回味無窮的意趣。所以今天的食物料理分析,讓我的食譜上又添加了一個材料...而且一盒羊肉一磅重五塊九毛九,可以炒三次~ 可以達到省錢吃美味的目的!
真的是很有趣的廚房實驗~ 做出自己可以吃的東西還是比較有趣的,以前在微生物實驗,做的一堆東西都是餵細菌的,做完一堆怪味還得清理... 也難怪我很難樂在其中... 音樂做完可以聽,可以欣賞。做完菜可以吃,也可以享受自己的手藝。 所以最近已經轉換口味到鹹的東西,而且是中西混合式的食物。因為我炒羊肉有時配著西式的米飯,或日式的烏龍,西式的濃湯除了配義大利麵,有時也配中式的麵點...
目前還有一項很想念的食物,那就是藥燉排骨啦~~~如果有食譜的話,或許會自己做看看!
- Apr 30 Mon 2007 17:35
最近喜歡的食物(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